回收电缆
导体(导线)——电缆中具有传导电流特定功能的元件。
实心导体(导线)——由一根圆线或型线制成的导体(导线)。
单一导体——不包覆其它金属层的单线或多根金属线的导体。
金属镀层导体——每根单线都镀覆以不同金属或合金薄层的导体。
镀锡导体——镀覆锡层的导体。
回收电缆
内衬层——包在多芯电缆缆芯(可包括填充物)外面放在保护层下的非金属层。
隔离层——用以防止电缆的不同组成部分间(如导体和绝缘或绝缘和护层间)相互有害影响的隔离薄层。
护套——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均匀连续的管状包层,通常是挤制成的。
金属护套——由金属制成的护套
皱纹金属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护套。
回收电缆
非金属护套——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护套。
组合护套——采用金属和塑料复合制成的护套。
外护套——包在金属套外面的作为电缆外层护套的非金属套。
铠装层——通常用以防止外界机械影响由金属带、线、丝制成的电缆的覆盖层。
回收电缆
绞向——电缆的绞合元件相对以电缆轴向的旋转方向。
绞合常数——绞合前元件的长度与绞合后制件的长度之比。
填充系数——组成导体的单线截面总和与导体轮廓截面之比。
编织覆盖率(编织密度)——编织材料覆盖表面积与编织层总表面积之百分比。
回收电缆
重叠绕包——带状材料绕包时,带边与相邻带边相互搭压的绕包形式。
间隙绕包——带状材料绕包时,带边与相邻带边不相搭连而留有一定间隙的绕包形式。
对绞——两根绝缘线芯按一定绞合节距组成线组的过程。
成缆——由若干根绝缘线芯(或包有金属护套的线芯)或单元线组和其它元件绞合(或加绕包)成电缆芯的过程。
回收电缆
挤塑(橡)——将配制成的塑料或橡胶混合物,;连续均匀挤包在导体或电缆芯上的过程。
交联——借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塑料由线型结构转变为空间网状结构的过程。
纵包——带材纵向包覆的过程。
编织——用金属丝或非金属纤维在导体或绝缘层等元件上编织成有网状图形的过程。
压铅——用热压法在电缆上挤包密封、均匀、连续铅套的过程。
装铠——在电缆上包覆铠装层的过程。
回收电缆
怎么算多大的功率用多大的电缆?
一般根据布线环境和电流大小、电压高低来确定电缆的截面及绝缘规格,没有的。
简单的说“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两倍半,穿管高温八九折”
回收电缆
电缆裸绞线:包括硬铜绞线(TJ)、硬铝绞线(LJ)、铝合金绞线(LHAJ)、钢芯铝绞线(LGJ),主要用在架空敷设。软铜绞线(TJR)、软铝绞线(LJR),主要用于电气装备及电子电器或元件的连接用。以上各种绞线的规格从1.0~300mm2不等。其中钢芯铝绞线(LGJ)规格尺寸用标称的铝截面/标称的钢截面表示,它是配电线路上常用的一种导线,钢芯截面越大导线的强度愈高,除普通钢芯铝绞线外,还有钢芯铝合金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防腐钢芯铝绞线、扩经钢芯铝绞线、倍容量导线、间隙式导线等。
回收电缆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额定电压0.6/1kV、3+1芯、主线芯标称截面积120mm2,中性线标称截面积70mm2的电缆缆表示为:
KYJV-450/750V 4*1.5 GB/T9330-2008